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非认知能力发展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研究——基于“环境—努力”视角的分析
  • [摘要]以往研究发现,中国存在显著的认知能力发展机会不平等。本文基于201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调查数据和Roemer机会平等理论框架,分析了非认知能力发展的机会不平等。结果发现,中国非认知能力机会不平等程度达31.48%,显著高于文献中认知能力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且位居所有调查地之首,其中家庭藏书量、教养方式、学校氛围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排除环境影响作用后,个体可控的努力对非认知能力贡献约30%,说明环境因素在非认知能力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 作者:薛远康;
  • 全文[ PDF 1276699.0 KB ] 2022.10(4)  共有 1499 人次浏览
  • “过劳贫困”会降低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吗?——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研究
  •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相比城镇人口,流动人口普遍面临长期在低收入下过度劳动即“过劳贫困”问题。本文使用Logit模型研究“过劳贫困”对流动人口定居决策的影响,发现“过劳贫困”显著地降低了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具有挤出效应,且流动人口所在城市规模越小、职业越不稳定或人口流动范围越广,挤出效应越强。上述结果在进行分年度回归、替换被解释变量、内生性检验以及Bootstrap检验后仍然稳健。本文进一步运用KHB中介效应分析法,发现“过劳贫困”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直接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通过降低流...
  • 作者:邹薇;金婉舒;
  • 全文[ PDF 1117033.0 KB ] 2022.10(4)  共有 1601 人次浏览
  • 中国农村妇女就业的政策效应——基于劳动力转移与释放的视角
  • [摘要]农村妇女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对象和重要力量,推动农村妇女就业不仅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平等与进步。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2015年全国妇联实施的“巾帼脱贫行动”为切入点,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从劳动力转移视角考察了“巾帼脱贫行动”对农村妇女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巾帼脱贫行动”使农村妇女非农就业的概率提高了3.32个百分点,该行动促使农村妇女劳动力从家庭内农业劳动转移至非农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巾帼脱贫行动”的实施对贫困家庭和低保家庭妇女的非农就业促...
  • 作者:孙广亚;孙亚平;
  • 全文[ PDF 1117824.0 KB ] 2022.10(5)  共有 1100 人次浏览
  • 子女教养观念、入学门槛与市民化意愿
  • [摘要]市民化进程不仅受到制度性劳动力流动障碍的影响,还会受观念因素的制约。本文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及城市特征数据,研究了流动人口来源地子女教养观念对市民化的作用。研究发现,协作培养型的教养观念令流动人口流入入学门槛更低的城市,并促使流动人口离开当前居住的入学门槛较高的城市,这一作用在高教育水平的群体中更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可通过降低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门槛来加速市民化的进程。
  • 作者:向宽虎;周鑫瑶;
  • 全文[ PDF 1055278.0 KB ] 2022.10(5)  共有 1033 人次浏览
  • 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跨区配置与企业生产率
  • [摘要]通过劳动力流动促进人力资本跨区优化配置,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考察劳动力跨区流动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率,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这一效应主要由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所驱动。具体来看,劳动力流动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表现为劳动力流动在提高净流入地区企业生产率的同时,并未降低净流出地的企业生产率,即流入地的效率增长并不以流出地的效率损失为代价。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技能劳动力流动主要通过提高净流入地区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能力两个渠道提升企业生...
  • 作者:张艺川;梁权熙;
  • 全文[ PDF 1106724.0 KB ] 2022.10(5)  共有 1215 人次浏览
  • 高等教育溢价变动的新趋势与解释——以流动人口为例
  • [摘要]本文以流动人口为例,研究发现2011年以来高等教育溢价呈现持续降低趋势,本科或专科相对于高中学历的年均教育溢价由2011年的8.18%下降到2017年的4.65%。从供给层面解释高等教育溢价变动,最小二乘估计会因为遗漏变量,低估高等教育供给对溢价的影响。本文利用同一流出地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集聚的特征,构造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发现特定年龄段流动人口高等教育相对供给每增加10%,高等教育溢价降低约1.3%~3%,高等教育供给至少解释了一半以上的高等教育溢价变动。进一步探究高等教育回报的溢出效应,本文发现特大城市即使存在工资溢价,...
  • 作者:鄢伟波;
  • 全文[ PDF 3044990.0 KB ] 2022.10(5)  共有 1057 人次浏览
  • 迁移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来自中国户籍改革的证据
  • [摘要]本文将2001-2015年城市户籍改革与早期移民网络相结合,构建了外生于农村人口流出地的迁移机会指标,利用人口普查微观样本,估计了迁移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探索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乡城迁移机会增加对农村人口的高中入学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内在机制包括两方面:第一,其他家庭成员流出促使农村青少年更多参与家庭生产,对教育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第二,外出务工回报率提高,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上升,农村青少年自身选择在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而放弃接受高中教育。研究表明,相关政策需要提升预期...
  • 作者:王丽莉;吴京燕;
  • 全文[ PDF 1039574.0 KB ] 2022.10(5)  共有 1258 人次浏览
  • 新冠疫情对福祉影响研究进展综述
  • [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带来深刻影响。本文在福祉研究框架下,梳理了新冠疫情对各国经济福祉及主要福祉维度的影响,包括贫困状况、居民收入与社会流动性、就业状况、健康状态、教育和技能、主观福祉六大维度。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导致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受阻,社会不平等状况不断扩大;全球居民收入减少、贫困程度加深、就业形势不甚乐观,健康和教育状况受到不利影响,不利于未来人力资本的发展;生活满意度等主观福祉也表现不佳。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出台政策兜牢民生底线。在高质...
  • 作者:杨穗;左茜;陶艳萍;檀学文;
  • 全文[ PDF 1099115.0 KB ] 2022.10(6)  共有 1467 人次浏览
  • 户籍限制、技能互补与高技能女性就业
  • [摘要]本文将2013-2014年特大城市收紧落户门槛作为准自然实验,发现户籍政策收紧的确阻碍了流动人口尤其是低技能流动人口流入,致使低技能劳动力工资上升,由此增加了高技能女性参与市场工作的机会成本,进而导致高技能女性的就业不足。本文发现相较于非特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落户政策收紧会导致科技企业中从事研发工作的女性就业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这种效应主要由小微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所驱动。本文进一步进行了机制排除,发现无论是单独二孩政策还是企业的迁入迁出,均不是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
  • 作者:曹晖;罗楚亮;
  • 全文[ PDF 1268230.0 KB ] 2022.10(6)  共有 1598 人次浏览
  •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对城镇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分析——基于CHIP数据的证据
  • [摘要]本文使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城镇数据,通过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基于RIF回归分解的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城镇劳动收入差距的关系并解释了影响机制。本文发现,碳排放强度增加缩小城镇劳动收入差距。其中的影响机制可以从行业和地区两个角度进行解释。从行业角度来看,高碳排放行业存在抑制高收入并提高低收入的特征,而低碳排放的高技术行业则相反,因此在以提升高技术行业占比为核心的低碳转型升级过程中,会导致城镇劳动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地区角度来看,高二氧化碳排放省份本质上是高碳行业的聚集地,因此...
  • 作者:闫里鹏;牟俊霖;李实;
  • 全文[ PDF 1252727.0 KB ] 2022.10(6)  共有 1489 人次浏览
  • 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与行业工资差距
  • [摘要]数字贸易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各行业数字技术应用程度不同,对雇用劳动者的技能需求与薪酬供给存在显著差异,数字贸易发展可能对行业工资差距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熵权法,从数字网络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数字贸易方式、数字贸易对象和贸易潜力5个维度,构建了一个数字贸易发展评价体系,测度了2011-2020年30个省级地区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并采用省级地区行业之间工资水平的离散程度衡量行业工资差距。研究表明,近年数字贸易水平的提升显著扩大了行业工资差距;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数字贸易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扩大...
  • 作者:马光明;
  • 全文[ PDF 1107961.0 KB ] 2022.10(6)  共有 1544 人次浏览
  • 超时劳动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 [摘要]基于2016-2018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夏普利分解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超时劳动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分样本分析、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替换变量法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研究表明,超时劳动对农民工的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超时劳动对幸福感的解释力仅次于收入和健康,贡献率高于10%;超时劳动挤出了农民工的教育和娱乐投资,降低了其市民化融入水平,导致该群体幸福感的恶化。此外,收入提升削弱了超时劳动对幸福感的负向影响,教育程度正向调节超时劳动对幸...
  • 作者:刘金典;
  • 全文[ PDF 1142277.0 KB ] 2022.10(6)  共有 1607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