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分解和机理研究
  • [摘要]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按就业、报酬和产出进行了分解,发现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主要由报酬和产值效应相向变动所得的净效应决定,而就业变动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区分名义和实际劳动收入份额的分解情况后,发现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及其分解更能反映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的真实情况。利用水平和差分方程,本文不仅考察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而且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机理,发现各变量通过三大渠道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机理尽管各不相同,但均比较符合理论假说和现实预期。其中,产...
  • 作者:

    周明海;

  • 全文[ PDF 1988.0 KB ] 2014.2(3)  共有 4917 人次浏览
  • 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的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来自人口结构变化的解释
  • [摘要]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扩大消费需求,但消费需求仍然不足,其原因何在?本文通过扩展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构建的总体消费模型,考察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我们使用1989-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老年抚养比对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口性别比对消费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存在偏效应1,而人口性别结构对消费的影响不存在偏效应。而且,即期人均收入和收入增长率与居民消费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利率与居民消费呈现负相关关系。本文特别...
  • 作者:

    刘铠豪; 刘渝琳;

  • 全文[ PDF 2271.0 KB ] 2014.2(2)  共有 4676 人次浏览
  • 中国城镇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测度及成因分析
  • [摘要]本文使用2012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我们通过考察相同职业在不同行业中的收入变异程度来测度行业间收入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理论对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解释能力。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补偿性工资理论和效率工资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城镇地区行业收入差距问题;(2)人力资本理论能够部分地解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收入差距,但不能解释“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行业收入差距;(3)与工会威胁模型类似的利益集团模型对“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行...
  • 作者:

    葛玉好;李莹;杜慧超;

  • 全文[ PDF 1522.0 KB ] 2014.2(4)  共有 4892 人次浏览
  • 被动加班、工时满意度与最优工时——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证据
  • [摘要]加班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但是它合理吗?中国劳动力的最优工作时间是多少?本文基于劳动力供给方视角,采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以工时满意度为因变量、以工作时间为主要自变量的半参数模型,通过刻画工时满意度随工作时间变化的非线性轨迹,证实了加班导致的工时延长显著降低了中国劳动力的工时满意度,进而推导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加班现象在整体上是消极且不合理的。并且,根据工时满意度随工作时间变化的倒U形轨迹,本文观测到使中国劳动力的工时满意度达到最高水平的每月工时安排大约是22天×6小时。...
  • 作者:

    王茜;罗连化;

  • 全文[ PDF 984.0 KB ] 2014.2(6)  共有 5230 人次浏览
  • 城镇职工退休后就业行为:基本事实与影响因素
  • [摘要]基于2002-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中国城镇职工的退休后就业行为。经验分析表明,2002-2009年间,大约714%的城镇职工在办理离退休手续后重新就业,其中,女性退休人口重新就业的比重高于男性。城镇职工退休再就业率在2002-2009年间发生了显著下降,男性退休人口就业率和女性退休人口就业率分别下降了1958%和3348%。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较小、学历较高、家庭生活消费支出较高、养老金收入较低和所在城市失业率较低的城镇职工更可能在退休后重新就业。最后,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显示,养老金收入的上涨是导致退休人口就...
  • 作者:

    张川川;

  • 全文[ PDF 1766.0 KB ] 2015.3(3)  共有 5140 人次浏览
  • 财产性收入差距及其影响的国际比较
  • [摘要]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和欧元区国家家庭金融和消费调查(HFCS)数据,采用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研究了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详细讨论了财产性收入的规模、组成及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贡献。研究发现,财产性收入的基尼系数较高,对总收入差距也有显著影响。本文的贡献在于引入自有住房租金作为财产性收入的一部分,发现不考虑自有住房租金的传统财产性收入差距能够拉大基尼系数;而加入自有住房租金之后,基尼系数下降至不考虑财产性收入时的水平,甚至更低。对比欧元区国家希腊和意大利,发现其结果与中...
  • 作者:

    高晶晶;闫晶晶;王伟尧;杨澄宇;

  • 全文[ PDF 1056.0 KB ] 2015.3(4)  共有 5450 人次浏览
  • 二孩生育意愿和就业状况——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
  • [摘要]本文对全面二孩政策下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着重考察生育意愿与就业状况的关系。为此,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内生性劳动供给和生育决策的跨期迭代模型,并利用2014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首次对全面二孩政策下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只有28.9%左右的育龄妇女愿意生育二孩。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推断,即拥有工作对妇女的生育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有工作已婚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比无工作已婚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低8.43%。
  • 作者:

    朱奕蒙;朱传奇;

  • 全文[ PDF 1330.0 KB ] 2015.3(5)  共有 5431 人次浏览
  • 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家庭务工地消费的影响
  •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8的流动人口数据,研究分析子女随迁的流动模式对流动人口家庭务工地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与非子女随迁的流动人口家庭相比,子女随迁的流动人口家庭的教育支出的比例更高,耐用消费品和其他杂项方面支出的比例更低。可见,伴随着子女加入到流动人口家庭的队伍中来,子女的教育支出显然成为流动人口家庭的重要支出项目。
  • 作者:

    王琭琳;

  • 全文[ PDF 1075.0 KB ] 2015.3(6)  共有 5085 人次浏览
  • 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升级”还是“两极化”?
  • [摘要]欧盟等发达国家经历典型的“就业两极化”,已成为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和重要挑战。中国的就业结构变化是否切实反映了经济转型与发展阶段?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就业岗位分析方法(job approach)进行的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就业结构变动呈现正在“升级(upgrading)”模式,区域层面就业结构呈现多样化和有序递进,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就业升级较快,中高或高收入岗位增长相对更多,符合中国发展阶段与产业升级的特征。但是,最近几年农民工就业结...
  • 作者:

    屈小博;程杰;

  • 全文[ PDF 2303.0 KB ] 2015.3(1)  共有 6259 人次浏览
  • 集体合同谈判和劳动力组织的工资效应研究评述
  • [摘要]集体合同谈判理论结合“局内人-局外人”理论、现代组织理论等,成为解释劳动力供求、工资形成和就业决定的重要理论,近些年来在国外劳动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实证研究集中于工会成员、非工会成员以及集体议价工资协议覆盖的非工会成员之间的工资差距等研究,而新近的诸多研究着重关注工资效应实证研究中样本自选择和内生性问题,并力图从理论逻辑和分析工具上缓解这些方面的研究缺憾。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劳动力组织(如工会)逐步彰显其经济社会功能,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关注中国企业中工会的...
  • 作者:

    孙涛;张卫国;

  • 全文[ PDF 1490.0 KB ] 2015.3(4)  共有 5084 人次浏览
  • 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回顾:文献综述
  • [摘要]本文回顾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对建立城乡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这些研究紧跟当时的改革实践,并对未来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新的探索,呈现出研究设计的多样性。本文对这些文献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分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作者:

    赵文;

  • 全文[ PDF 1485.0 KB ] 2015.3(2)  共有 5392 人次浏览
  • 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历史路径与前景展望
  • [摘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中国过去30多年最深刻的社会变化之一,对二元社会保障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末,农民工养老保险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开始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总体上经历了由下而上、由分而合的过程。在地方层面存在多种不同模式,在国家层面则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并逐渐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融合。当前,为了促进农民工参保,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进行一些特殊的安排,如对农民工参保进行补贴、建立与支付相联系的多档次缴费等。未来农民工的养老保障水平...
  • 作者:

    林宝;

  • 全文[ PDF 1595.0 KB ] 2015.3(3)  共有 5067 人次浏览
  • 博士后社会保险的制度选择及筹资机制研究
  • [摘要]在中国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的改革过程中,博士后群体却因制度的调整和衔接存在保险缺失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社会保险研究”课题组2013年对8省市700余名在站博士后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博士后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政策模拟,讨论了博士后社会保险的制度选择。根据中国社保缴费基数和原则,具体测算了博士后社会保险的资金需求,并就资金分担机制等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作者:

    向晶;高文书;

  • 全文[ PDF 1421.0 KB ] 2015.3(5)  共有 5009 人次浏览
  • “中国经济新常态——速度、结构与动力”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 [摘要]为了系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新常态”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4年12月17~18日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速度、结构与动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承办。来自美国、英国、韩国、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结合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三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为准确判断中国经济走势,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 作者:
  • 全文[ PDF 353.0 KB ] 2015.3(2)  共有 5349 人次浏览
  • 交通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贫困村劳动力迁移
  • [摘要]自1998年起,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文着眼于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微观途径,使用2009年、2011年和2013年贫困村农户面板数据,探讨了公路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对贫困村劳动力迁移的作用及影响程度。本文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村公路的可获得性对贫困村劳动力迁移具有正向作用。此外,本文还发现,位于西部地区贫困村的农户、公路可获得性更差的贫困村农户和通信状况良好的贫困村农户的劳动力迁移受公路基础设施可获得性的影响更大。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贫困村公路的建设投资,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
  • 作者:

    汪三贵;王彩玲;

  • 全文[ PDF 1272.0 KB ] 2015.3(6)  共有 4968 人次浏览
  • 工资上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证据
  • [摘要]工资的持续上涨是否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不复存在?制造业优势的关键在于企业生产率,本文利用1998-2007年期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运用控制内生性的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工资变动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工资上升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工资上涨幅度越高,企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的动机越大;面对工资上涨,私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堪成本重负,甚至会退出市场,但生存下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生产率的动机较强。上述研究从经验上证实了工资上涨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
  • 作者:

    李雅楠;李建民;

  • 全文[ PDF 1376.0 KB ] 2015.3(2)  共有 5689 人次浏览
  • 中国居民财产差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摘要]居民家庭财产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依据之一,而财产分配状况也是反映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中国居民财产分配研究中的财产定义、数据来源和方法处理进行了评述,对居民财产差距研究的估计结果和若干争论进行了回应,而且还总结了过去研究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和挑战,由此对未来的财产分配研究提出建议。
  • 作者:

    李实;万海远;

  • 全文[ PDF 1638.0 KB ] 2015.3(5)  共有 5157 人次浏览
  • 为什么年轻人工资上涨得这么快?——对1990年代中国城镇工资结构变动的解释
  • [摘要]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及1990年、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年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年龄别工资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原因。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年轻人的相对工资快速上涨,特别是在1990-1995年间,新工人工资上涨较快,与老工人的工资差距缩小了174%。应用供给-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我们将相对工资变动的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行业租金的变动,相对劳动供给的变动,产品需求引致的劳动需求的变动以及相对技术效率的变动。分解结果显示,1990年代技能偏向型的技术进步解释了年轻人相对工资上涨的绝大部分,而...
  • 作者:

    李晓华;赵耀辉;

  • 全文[ PDF 1451.0 KB ] 2015.3(4)  共有 5425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